主页>新闻>  正文

清代菩提念珠

发布时间:2019-09-15 12:07来源:
清代菩提念珠 菩提,是梵语音译,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广义讲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的智慧。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菩提即为觉悟,成就佛果之意据佛经

清代菩提念珠


 菩提,是梵语音译,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广义讲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的智慧。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菩提即为觉悟,成就佛果之意据佛经记载:若用菩提子为数珠,或时揭念或但手持,诵数一遍,其福无量。

据佛经记载,用菩提子念佛,可获福无量,功德无量。菩提子不但有成就菩提的涵义,更有驱邪辟煞的作用,佩戴菩提子饰物都是能增长智慧,断去烦恼。《安乐集上》记载:“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本文中为清代吉祥如意108颗凤眼菩提念珠

凤眼菩提,因芽眼如目,故称“凤眼菩提”。凤眼象征祥瑞,自然源于人们对凤凰的喜爱。凤眼菩提主要产于印度、尼泊尔靠近雪山一带的地区。凤眼菩提手工业加工,在尼泊尔有千年历史。主要原料出自山区野生凤眼菩提树。这种树属一年生草本,春天生苗,夏秋之间结果,果实成熟后质地坚硬,果肉可以食用。这种果实核,腰部突起部有两个点睛小眼,有神似凤凰眼睛的形状,故而得名“凤眼菩提子”。

按照传统工艺,先用酥油浸泡果实,使之腐烂,而致果核脱出。然后,使用原始传统的工艺,粗筛大小,手工钻孔,再穿连成串,陈化一年后再出售。既知制作不易,自然倍加珍惜。在藏传佛教中,菩提子佛珠,指的就是凤眼菩提佛珠。用凤眼菩提制成的佛珠,是密宗修行者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诺那活佛是近代对汉地影响最大的活佛。活佛曾开示说:“最好有一串凤眼菩提子念珠,修一切法均可通用,功德最大”。

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辑要》一文也认为:“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更有权威论述。法王仁波切曾讲,用凤眼菩提子念珠,能使念诵的功德增长千万倍。既然高僧大德都如此推崇凤眼菩提子,自然有其道理。智敏.慧华上师开示说:若了义地解(诺那)祖师之开示,乃指安往菩提心体,若持咒、甚或不持咒,皆具最大功德。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也酷爱凤眼菩提。他在《我有一串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中写道:凤眼菩提有着古朴精致的褐色,每一粒上面都有一颗美丽优雅的眼睛。我很喜欢这一串凤眼菩提念珠,每一回数它的时候,心念就飞升到空明纯粹的世界,仿佛走在精致优雅的路上,一路上有花皆香,有树皆绿,风里流着音乐,云都散得干净。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象征着什么呢? 我想,它是在启示我们应该具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注视无常的人间,才能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憾恨。

除了佛教信徒作为念珠以外,普通人把玩菩提珠,珠子就会起到按摩手部的作用,而人的手掌上有着与人体心、肝、脾、肺、肾等多处重要器官的反射区的。所以,经常把玩菩提珠对人的身体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库克菩提念珠手串图片

 

 

一:佩戴佛珠的好处

1、佛珠能帮自己消灾解难,消除烦恼,能使自己平安健康。

2、告诫我们对人要慈悲为怀,不要心存敌意,不勾心斗角,不去伤害别人。

3、戴佛珠是佛学意义上功德与利益,佩戴者长寿健康,戒杀护生。

4、不同的材质制作的佛珠,对人的健康也有着许多的好处。

5、佛经曰:若善男善女,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6、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有此人依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二:佩戴佛珠的意义

1、在佛教的各种法会中,佛教徒必须佩戴佛珠才正式。

2、虔诚佛教徒佩戴,以及爱好佛学文化的人士,体现一种修为。

3、成为一种服饰的装饰,女性佩戴,可以是挂珠、佛珠手链等。

4、老人佩戴以祈求健康;年轻人佩戴以保事业顺利;企业家佩戴一种大爱责任的体现。

5、以求吉祥平安的人。

因此,有许多并非信仰佛教人士,皆以佩戴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佩戴佛珠,佛家有一些特殊含义,戴上佛珠守不杀生戒,增福添寿,顺利成家立业,儿孙绕膝,并长命百岁。其实爱戴佛珠的人,都是有善根的表露,戴佛珠者皆因与佛有缘。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