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正文

宁大70后著名画家李采姣作品凭啥引起学者关注?

发布时间:2019-11-06 09:55来源: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教授李采姣,那鳌里夺尊的艺术造诣让她声名鹊起,同时也为宁波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新鲜血液。她早已成为宁波艺术家的杰出代表,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教授李采姣,那鳌里夺尊的艺术造诣让她声名鹊起,同时也为宁波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新鲜血液。她早已成为宁波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下宁波美术教育工作者中唯一一位博士教授画家。

提到柳素英、洪紫千恩师李采姣教授,记者不由得想到圆满收官的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能让800万宁波人民欢欣鼓舞的是,本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签约额高达1283亿元,这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宁波引进人才创造了优良条件。新华社瞭望周刊、《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华人头条、亚太通讯社、波兰环球周报、凤凰网、欧洲新闻网、欧洲侨报、非洲时报等3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宁波帮”,讲述“宁波帮”与时代同行的故事。继去年首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用“四知”话宁波后,在今年10月18日上午举行的第二届大会上郑栅洁书记又用“四行”对应“四知”,深入诠释和解读——知行合一,行必务实;知难而进,行不懈怠;知书达礼,行而优雅;知恩图报,行路思源的宁波人文精神、城市特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宁波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艺术的支撑。为此,记者借本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机会,在甬再次采访了宁波大学教授、博士、著名画家李采姣。

记得上次采访李采姣教授是在2018年夏季的一个晚上,我和洪紫千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浙江日报记者团一起走进宁波市委宣传部设立的名家工作室——李采姣画室“三境庐”。在画室里欣赏李教授绘画作品时,记者们如痴如醉频频赞赏,后经央媒记者提议,还在李教授画室里一起合影留念。那晚我因有事与洪紫千先走一步,在车上,洪紫千一路追问,从花鸟画家角度讲,李采姣教授算不算“人中龙凤,马中良驹”?我反问她,你的花鸟画也不错,你老师的画好还是李教授的画好?她马上反驳,您是不是在逗我?这完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画家,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我说能够吸引各路记者频频登门采访,李采姣的艺术修为不可小觑;她的学术成就同样令人侧目,《试论中国时尚设计的“三破三提倡”原则》《时尚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创新驱动力》《用好新媒体资源促进服装业发展》等一篇篇势大力沉的高质量论文在国家一级核心刊物发表,还有《衣冠古今:服装的另类叙事》《时尚化妆设计》《李采姣花鸟画集》等“大部头”专著的接连问世,艺术创作获奖已是寻常事......洪紫千在一边小声嘀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第一”那可是“新闻禁词”,媒体人须慎用。估计洪紫千是被李采姣精美绝伦的绘画艺术、锐意进取的创作精神所深深折服,有感而发。

过了段时间,有媒体记者联系我,说李采姣教授作品展在嘉兴举行,你们媒体能不能派记者采访?我想应派一位懂画的记者去采访,可惜那天单位里的记者均外出有任务,于是就想到懂艺术会作画的作协会员兼摄影家协会会员洪紫千前往采访。那次我们媒体不但现场直播李采姣画展,洪紫千还写了篇题为《李采姣画展嘉兴启幕刘冬生赏鉴高玲慧出席》3500字推文,图文并茂,旁征博引,洋洋洒洒。该篇报道一经发表,立即被上百家媒体引述转发。记者认真阅读洪紫千的报道后,对李采姣教授的艺术造诣生发兴致,特意收集了业内各路大家对李采姣绘画作品的精辟点评。

实际上,记者早就听说过李采姣教授的艺术影响力,也一直想探究她成功的轨迹。随着媒体报道和朋友的议论,越来越多的信息陆续汇集到记者案头。记者还从省委宣传部得知,2018年经宁波市委宣传部申报、浙江省委宣传部批准,李采姣作品进中国美术馆展览。如此高规格的个人作品展,在宁波地区传统国画艺术家中还是第一位。记者为宁波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这位书画双修、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产生好奇和敬佩,70后的她为啥有这么高的艺术造诣?她的学术和绘画作品究竟取得了多高的艺术成就?

为更好地采访李采姣教授,记者打通洪紫千的电话,邀约。她却说李教授的艺术创作作品自己会说话,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李采姣”就有关于她的相关介绍和数量繁多的作品,无需您赘述。听来有理,我就学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翻页、翻页,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各位学者、艺术家、评论家对李采姣绘画作品的精辟点评。

以下是部分名家对李采姣和她绘画作品的精辟点评,今天和广大读者一起分享这位年轻艺术家的风采。

我用“清新绽放,似澹实美”来形容她的早期作品给我的鲜明印象。看她近期的作品,更强化了对她的个人风格的印象。除了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高古大气的笔墨功力和韵味与色调的和谐典雅更增强了她的整体面貌的视觉观感。   

她的创作萌发于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诗意感受,她珍视传统,善于甄采国粹精华,注重广博的艺术修养,又勇于吸收外来艺术营养,因而既与深厚的传统文脉相贯通,又能与传统拉开距离而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的个人面貌实现较大跨越,这是很难得的。尤其是,她善于以女性的温婉和巧思十分看重“小中见大”的诗的意境的创造,更是她的潜力所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宝林

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如果说李采姣在用色上让人耳目一新的话,那么她对构图的理解和运用则是又一种“创新”和“突破”。古人画花鸟,注重留白崇尚简约。大面积的留白,凸显出花鸟的孤寂,营造一种清幽的意境。而李采姣的画,则是以众多花卉的相互烘托、穿插、映衬作为致力的重点,从而营造整体上的规模效应和视觉上的巨大张力。

在艺术这条路上,李采姣已经如痴如醉,她自作诗道:“信手涂抹三两笔,难解花语空泪垂。帝子身旁强作笑,却是南柯梦里吹。东风默默叹沧桑,黑夜沉沉蕴机警。一朝淡定平生志,几度烟云任相随。”好一句“一朝淡定平生志,几度烟云任相随”,艺术之路永无止境,李采姣显然已经做好准备。为了追寻心中的那份美好,她义无反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宁波记者站副站长曹美丽

仙果没骨韵味浓,木石意写篆籀风。天生一个采花女,内美姣好舞长虹。丙申冬观李采姣画书赠二十八字。

——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刘曦林

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学院教授李采姣,不仅精通花鸟画理论,而且谙熟花鸟画创作。她的花鸟画兼擅没骨设色与水墨写意两种技法,注重抒发诗人的情怀,追求大境界,色彩清丽,笔墨沉着,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李采姣主张采用《诗经》的“比兴”手法从事花鸟画创作,通过笔下的各种花鸟树木形象,寄寓和抒发自己的诗人情怀。即使描绘花鸟画常见的牡丹、荷花题材,也能根据自己的诗人情怀赋予清新雅洁的诗意,不落富贵艳冶的俗套。她高度重视笔墨技法所体现的精神格调,坚持走临摹、写生、创作的路子,而不走一味制作肌理效果标榜“创新”的“捷径”,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说:“集大成而自创新格者为上。”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

采姣女棣从艺已有多年,根基扎实。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研读期间,入余门下,勤奋善学,毎每作画常笔耕夜半,且能广采博取。以宋元诸家入手,旁及明清,在接受传统研习之时仍不忘对生活之精心揣摩,并能站在时代之高度审视当代。尚能对域外之文学艺术兼收並蓄,故而取得了不菲之成绩。望能不忘初心,继续不断锤炼,当以力攀高峰为毕生之己任也。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教授何水法

采姣吾生,女之蛟龙。七岁习书,十五习画,且留学日本,游学欧美。既受传统文化之滋养,又蒙西方文化之熏陶。观其书,上溯魏晋,下摹宋元,与高古为徒;品其画,溯五代宋元之源头,汲明清近代之创造,又极其注重写生,故而能对新事物、新气象捕捉到位。 采姣涉猎广泛,加上笔耕不辍,谦虚勤勉,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协主办的各项展览并获奖。近两年来,她一直在探索以“鸡冠花”为原型的主题创作。她在鸡冠花上所运用的没骨、勾线、写意、水墨淡彩等各种技法的尝试,揭开了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不懈追求之胆识。期待着她有更多的精彩之作问世。有大格局者,必成!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导霍春阳

李采姣是一位对笔情墨趣有着超强领悟力的青年画家。在她的笔下,无论是花鸟草虫,还是蔬果树木,亦或是顽石溪水,均展现出其绘画创作中无拘无束、胸无挂碍的秉性和天赋她的画作中,既有恣意豪放的大写意作品,也有清新雅致的没骨和小写意佳构。细品其中,韵味十足,古风洋洋。她对宋人花鸟、元四家、明四家、金陵八家、清初六大家、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前辈巨擘的继承和学习,真正做到师心、明德而不仅仅是摹形而已。善于去自然中写生,捕捉四季的奇花异草,从而积累可贵素材为创作服务,是李采姣十多年的坚持和守望。“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相信身在画坛的李采姣们都会做一个“手持彩练当空舞”的勇者!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永亮

李采姣有着青年画家为了实现自我目标而努力的闯劲,也有世外桃源般、采菊东篱下的淡泊。这位自小就受到书法、诗词浸染的女史,对花鸟画的一往情深有目共睹。不管是案头小品,还是巨擘大作,都是用心、用情。无怪乎,四季花鸟在她笔下轮回,万千草木在她纸上绽放。 李采姣的花鸟世界不拘一格。没骨、写意、勾线晕染等多种技法的运用,使其花鸟作品充满着诗意的情怀和田园的散淡。既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刻意粉饰,她只是在纯粹地表达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美好和纯净。相信假以时日,她的花鸟作品将会更加地与众不同,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陈平

李采姣与其他女画家最大的不同在于饱读诗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学士到博士,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加上绘画技巧的不断提升,手中的画笔,直抒胸中块垒。她的画作有思想、有品味,小中见大,意韵深长。诚如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细细品味李采姣的没骨作品,顿觉涓涓细流荡漾其中。和她交谈中,发觉她在没骨上的用墨都是自己拿墨条和清水一点点研磨出来的,从不用现成墨汁;她所用的色彩也是自己打磨的,有时还用纱布细细过滤。可见这是一位极其用心、用情的画家。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水、色、墨、形四者亦如快乐的天使,从四面八方向人间传递着美好、纯净、雅致。

——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江吟

画面上画出一个画家的气质、情绪、胸次不是不可能,可贵在于画家的气质、情绪、胸次通过笔墨反馈给观众时仍有荡人心旌的磁力,才称得上“人画合一”。李采姣说话大声、喝酒大气、为人大方,她的大笔一挥处色墨沉着含飞扬、意趣直白又优雅,花鸟的姿态神韵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宁波国画界固然亦有出色的女花鸟画家,像李采姣绘画具男儿气象者则恐怕难得一见,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李采姣绘画保留女性的性别角色时更多地向大方无隅、大象无形靠拢,健笔纵横,点划自在,逍遥法外,外刚内柔。

——美术报首席记者蔡树农

采姣女史承续何水法老师大写意花鸟画重气势、大格局的特点,强化精神性、写意性、逸宕性,在画面中注入写意的精神意识,增加画外之意,象外之旨,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创作的整个过程。有着较好书法基础的采姣女史,以书养气,以书入画,强调绘画的书写性,笔随气运,取象不惑,大胆落笔,小心收拾,于稳中求变,于繁中求序。她以传统书法用笔为筋骨,以水、墨、色的渗合交融为神韵,不露痕迹地吸收借鉴西方绘画色彩,注重画面整体感的营造,讲究花鸟的造型与画面的构成趣味,讲究以情御形,以形传神,画面耐看,立意清新,富有生活情趣。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毛建波

采姣女史,龆龀励志。由翰墨入丹青,以书写作画趣。笔耕不辍,进学不止。扶桑欧美,东体西用。遍访名师,游历山水。笔参造化,心系先贤,体悟自然,常有会心。合诗书为三益,以花鸟作四邻。近年,采姣尤以翎毛花卉见著,其笔墨酣畅,氤氲淋漓,其浑厚华滋处更见时代新意。笔是心灵的枝蔓,画是情怀的凝聚,采姣正以她自己的方式,解读大写意花鸟的历史,描绘大时代的气象。并期假以时日,陶冶气质,塑造格局,创造出更加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一片灿然的境界。僅此勖勉,并为互励。 

——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范存刚

                             

采姣的画,有着江南烟雨的灵秀,是杏花春雨的优美,兼之她到古冀北的天津游学多年,慷慨的燕赵悲歌之气也濡染在笔端,且又到东嬴的樱花之国访学一年,后又遍游欧美,因之,她的画有着不同的精神质地浑成的光辉。

采姣的画,有点像目前已失传的纯手工的工匠在终生缝制一双鞋子,一个人一生只干一件事,这是把绘画当作事业的人,就如菩萨和山峰一辈子就坐在那里,无论风霜雪雨,雷劈电闪,他们都端作不动安然。采姣拒绝了浮躁和喧嚣,用颜料和笔在纸上一下一下绘下自己思想和精神的丝缕,象季节那样满纸的烂漫和自由的生意与本然。在我看来,采姣的画始终贯穿着一个“精神诗性”的主题,她的多数画幅应该称为精神诗性的副本,她象忠诚的自然之手,记录着大地的草树、云霓、雪雨、收获、泪水、困厄与无奈。

——作家、文艺评论家耿立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习总书记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可见,把家庭建设好,把孩子培养好,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江山代有才人出,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尽心尽责的“辣妈”,李采姣培养出来的人自然也很优秀。不仅是一批批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她还言传身教带出了好学精进的女儿和一位通文言精写作的“学霸”侄子。在此特别推出李教授侄子创作的文言文:

泱泱吴越昭四海千载明州正扬帆

温故知新,敦厚崇礼。依四明大地,品千年沧桑。穷天地之象以言万物之齐。通古今之变以明事功之故。海天寥廓,明州毅然立多时。斯世无尽,吾人行愿亦无穷。

同济天地之悠悠,过往诸贤多寂寞。钱塘自古繁华,而明州稍逊风骚。唯万古为新之波涛,神藏若虚之青山方知,化育众生皆坚毅通达之士。勇立潮头千百年,南洋游子今何处?其人深沉明澈,其业炫若彩虹。落叶归根,传为佳话。吾人以此为鉴,期为同道。

港通天下,闻昔日风帆竞相开展,引五湖四海之灵明。宁波帮闻名于世,古城添新。书藏古今,三宗共演圆音,扬自强不息之德以育天地之诚,妙契万机以臻高明之致,腾冲超拔,澄观放旷,清净本然,圆融无碍。古丝路涛声依旧,阿育王寺传薪不绝。明州之盛,皆仰之以为滋养。

周虽旧邦,其命唯新。吴越之土,历纷飞战火,傲立依旧。百废待兴之际,三代明州人砥砺奋进,镌刻东方文明之新春。善与人同,道通为一。良善之心,坚毅之魂,情理圆明,铸就甬城千古绝唱。沧桑不改,吾人秉性不移,俯仰天地之洪荒,共证明州之复兴。

正德澈天间,扬帆正当时。

(作者:宁波中学高一9班班长李明烨)

《东方铁骨》入选中国文旅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作品《东方铁骨》建立在“大漠胡杨千年不倒”的自然奇观之上,截取一段化石般不朽的胡杨主干作为画中主角,用多种艺术手法将其进行延伸与外化表达。借用颜料、纸浆、水墨、粉末等材料,来诠释自然的神奇、生命的顽强,结合轻薄柔韧的银箔进行“沧桑”描述。特殊材质与特殊手法加多重处理,凸显画面中胡杨的树皮与肌理,在有一丝混乱的经脉中带有一股要强、向上的方向感。整件作品的布局、结构是作者对自然对生命敬畏心的反思与实验。如天际线方向折射出的光,沙丘、蓝天的掩藏与释放,树干贴合结构的抽拉等等,并把带有时光与记忆的书写痕迹留存在其中,通过绘画语言来渐次显露,让观者正视生命中积极向上的力量,并缓解内心空落的不安,感受到铮铮铁骨的特殊气场所带来的强力支撑。

《心永恒》入选浙江省文联、浙江省美协等主办的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整幅作品以一本古籍当背景,作为创作切入点,选择土布蓝的目的,是为了将乡土气息与江南味道晕染于纸上。画面中斜出枝的鸡冠花运笔非常讲究,立体地呈现了没骨写意加工笔点染的高深技法,用心描绘出鸡冠花绽放时的盛状。缀补上几只和平鸽,不光使画面显得灵动,且取中西绘画之手法,使作品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贴上竖条“心永恒”之款识,使古籍意味更加深入,如此题款,开传统绘画之先锋。所有构图、用意、细节都体现了以文化自信作为基石的一种表现形式!

创作中的李采姣

李采姣,博士、教授、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一级美术师,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长三角女子书画院首任名誉院长。出版有专著9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课题10多项,撰写的研究报告得到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采纳。国画作品10多次入选中国美协、文化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年美展、全国花鸟画展等国家级重要展览并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各大艺术机构和藏家收藏。曾游学考察欧洲20多个国家,现任职于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洪斌)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