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正文

新闻周刊丨我的生命我做主

发布时间:2022-07-10 08:40来源: 未知
日前,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在全国首次将患者临终决定权,也就是生前预嘱写入地方性法规,这个修订版将于2023年1月1日开

  日前,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在全国首次将患者临终决定权,也就是生前预嘱写入地方性法规,这个修订版将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我的生命,我做主。

  85岁的万迪新和77岁的老伴王萍住在深圳,每天上午8点,老两口都要在楼下锻炼近一个小时。这样有规律的锻炼,是从六年前,万迪新患病开始的。

  万迪新:2015年底去外面旅游发现自己血尿了,回来后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肾癌。在医院里一直不相信,也不肯做手术。给我做手术的那个主任,他打开电脑分析,说如果你不做,生命最多只有三个月。

  经过家人和医生的劝说,万迪新接受了治疗。住院期间,他读了许多与死亡有关的书,他要努力有质量地过完被延长的生命。万迪新的老伴儿退休前是一名医生,在她的照顾下,万迪新恢复得很好。

  王萍:我的亲家,最后濒死状态的时候,不打针血压都没有了,还在那不停地打。最后三个孩子签的字,一个小时以后人就没了,面对亡者和即将亡者不应该这样。

  在王萍看来,面对死亡有尊严,是一种健康的死亡。随着年龄增长,如何能让自己和老伴儿也能走上这样的旅途,不让子女违背自己的意志抢救,她一直在期待有制度上的保障。去年,她参加了深圳市的生前预嘱协会的成立大会。在这里,她了解到,深圳正在酝酿一部法律:鼓励人们在意识清楚时签署一份预嘱,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的需求。

  经过一年的酝酿,本周二,深圳市人大召开法规解读会,首次对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进行公开解读。了解清楚细则后的老两口,跟儿女表达想要签署生前预嘱的愿望,儿女都表示尊重并且支持老两口的决定。

  12年前,国内成立了第一家推广“尊严死”的公益网站,名字叫做“选择与尊严”。在使命一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推广生前预嘱,让更多人知道,按照本人意愿,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直到今天,这个网站的用户登录数,即将突破18万人。

  北京生前预嘱协会会长 王瑛:就是事先,在患者还健康、意识还清楚的时候,对于自己进入伤病的终末期时,需要什么样的治疗和护理方式,这样一种表达。

  近些年,生前预嘱在我国的多个城市已有实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本身出自患者意愿,不具备法律效力,具体的治疗措施,医生还是要和患者家属沟通,因此常常实行困难。此次深圳为“生前预嘱”立法,其重要的意义便在于,临终抢救时,患者本人的决定权得到了法律的尊重和保障。

  虽然深圳此次在立法层面向前迈出了一步,但由于过去人们避讳谈论死亡的观念根深蒂固,也就不自觉地阻挡了公众去思考,该如何让死亡更有尊严?

  早在2012年,凌锋就曾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案呼吁,应重视死亡尊严的概念。在社会观念逐渐进步的当下,安宁疗护开始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不少公众仍对此存在认识误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 凌锋:病人这个病是可治之症还是不治之症,医学上是有很明确判断的,每一个医生都非常清楚。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建议家属尊重病人的生命,减少他的痛苦。

  现代医学并非万能,但面对弥留之际的痛苦,医学仍可以有所作为。安宁疗护,也被称为姑息治疗、临终关怀,其基本原则是承认临终患者的死亡是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缓,只提供缓解临终疼痛和不适的办法,在身心、精神等方面让其活得有质量,追求生命的安详与尊严。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任 樊卫飞:目前像我们对一些终末期的临终患者,更多采取对症处理,70%到80%的患者,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必要时候也可以用一些药物,当然一些医务人员会跟患者交流,改善患者的情绪。

  从2017年开始,全国先后有两批城市开展安宁疗护试点,截至2020年底,全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院已达510个,目前,也在推动安宁疗护服务下沉到社区或居家。但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安宁疗护的可及性,还离不开全社会的理性和客观认识。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