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正文

挖掘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第二座高峰的海归艺术家——丹增·谢朱

发布时间:2019-11-27 20:44来源:
丹增谢朱个人简介: 丹增谢朱出生在青海,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上大学离开了青海,求学艺术专业。九十年代末再度求学远离中国,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并在海外从事艺术创作二十

 

丹增·谢朱个人简介:

丹增·谢朱出生在青海,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上大学离开了青海,求学艺术专业。九十年代末再度求学远离中国,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并在海外从事艺术创作二十余年。2014年回到北京,2017年回到家乡青海至今。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评审委员会授予的“世界书画大师”称号。全国专业艺术人才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书画研究会理事。青海藏研会海外荣誉理事。青海大学美术教育智库专家。青海省文旅产业智库专家。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青海省千人计划领军人物。

荣誉摘要:

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青藏兽颅艺术” 展览,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为“走向现代都市生活的高原象征”。

2005年参加大洋洲华人艺术家展。

2011年参加大洋洲主流艺术家联展。

2012年参加新西兰艺术家国会联展。

2013年参加新中友好纪念联展。

2013年在新西兰举办个人绘画艺术展。

2013年参加新西兰国际艺术家联展。

2014年参加北京民族宫海外艺术家联展。

2014年参加建国65周年海外艺术家联展。

2016年参加天津美术馆第二届海外艺术家“一带一路”主题展。

2016年参加香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展。

2017年参加香港全球500水墨画家艺术展。

2017年始绘制大型明代寺院佛教壁画。

丹增·谢朱第一幅绘制的壁画是从这幅《朝佛图》开始的。

须弥山华盖下佛陀和他的大弟子们接受信徒的朝拜。大迦叶,目键连,观音,普贤在佛陀的左右相伴。两大护法护佑圣境,虔诚的信徒跪拜佛祖,发愿皈依。

《众生朝佛图》壁画的主要内容是绘制了释迦摩尼本生佛故事,描绘了佛陀从出生到成佛涅槃的过程。佛陀弘法信众皈依的场景在故事中多出现,壁画除了有教化众生的作用外还有没有其它隐情?

《佛陀菩提禅悟图》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从此,释迦摩尼就开始传播关于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的道理。

《佛陀涅槃图》释迦牟尼在世的最后一年,临终前于拘孙河做了最后一次沐浴,来到拘尸那揭罗城娑罗双树林,头朝北呈吉祥卧。夜半,释迦牟尼佛在舍寿前,对众弟子作了最后的教诫,而后平静地入灭。汉传佛教把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定为佛陀涅槃日。

原本文字的描写佛陀涅槃那一刻,整个世间都现出寂寥萧条的景象,而画家们运用他们的智慧把那一刻描绘成涅槃重生,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印度佛教自北魏起传入中国,就一直在和中国本土文化信仰融合,形成具儒释道三教特征的中国佛教文化信仰。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道家、儒家人物形象都会出现在佛陀佛教故事中。在瞿昙寺壁画中十分明显的展示了佛教中国化的特征。

《面海弘法图》瞿昙寺是一座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庙。回廊壁画是由明代宫廷画师绘制,所以是一套汉传佛教的本生佛故事。这样画师们在绘画上完全按照汉地审美习惯和人物形象来描绘,绘画上给了画师们很大的创作空间,把他们熟炼善画的技法都表现出来了。为了烘托出佛陀在天地之间法力,护法天神四大天王出现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持琵琶。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持蛇。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持宝剑。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持宝伞。

《西归朝佛图》这幅作品从常规上看,就是一幅僧人拜佛场景。仔细分析会看出画是精心设计过的。让我们分析一下画中的人物,在画的下部分有三个人物,红袈裟僧人是藏传佛教喇嘛,他的右方是六臂大黑天玛哈嘎拉,预示着萨迦和噶玛嘎举的信徒。两个青衣人,一个是汉地信徒穿汉地袈裟,一个是明朝官服而他在汉地和尚的身后,说明了和尚的地位。

《帝王朝佛图》在汉藏僧团的朝佛队伍中明代帝王的位置形象都很突出,这反映了在明代皇室大力推崇佛教。同时也反映瞿昙寺与明代皇室关系,这种关系也暗示着建文帝皈隐瞿昙寺的谜团。

《祥瑞皇宫,夫人观天相图》瞿昙寺壁画是一部中国古代绘画的大百科全书。其建筑绘画就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图像绘画资料,这种重檐庑殿顶的宫廷建筑设计规制,就是一座纯粹皇室宫殿。结构彩绘都与实体建筑完全一样。特别是前排的柱子和柱墩呈现出椭圆形的,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非常少见的。

画中被侍女侍奉的女主人,应当是摩耶夫人。白天所思,夜有所梦。瑞祥吉兆事后白象降临。

《浮屠,真身十三重塔图》该作品绘制的是一座十三层法身塔。塔传入中国时,被译音为“塔婆”“浮屠”等。直到隋唐时,才以“塔”作为统一的名称,沿用至今。

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加以供奉。佛陀一生留下了八处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建造了八大灵塔,依次称作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塔、和平塔、胜利塔、涅槃塔。

青海塔尔寺,西藏布达拉宫都建有如来八塔。

《仙桥降佛图》佛陀一生留下了八个有非常意义的地点。其中诞生地一兰毗尼花园。成道处一尼连禅河。首次说法一鹿野苑。安居处一袛陀园。化度分别处一王舍城。将入涅槃处一毗耶离城。涅槃处一拘尸那城。

《宫阙仙境图》亭台楼阁,庭院观赏石,百年罗汉松,松、梅、竹构成了中国庭院景观的典范。

《佛子供养图》汉藏佛陀弟子供拜佛祖。天王,护法,佛陀的八大弟子。五位僧侣跪在地毯上双手合十面向佛祖。面前供放着摩尼宝藏。右下方的皇亲国戚焦急的等待着皇帝的到来。神态,形态刻画的栩栩如生。

《汉藏僧侣供佛图》营造这幅画宏达场面的是高超的山水画的作用,山峦叠嶂、苍松翠柏、瀑布溪流、云烟缭绕的仙境。可描绘塑造这些复杂山水画的技法,仅仅使用线描这一种绘画技法。在临制壁画的过程中,体会到古代画家在这种风格细腻的壁画上很少使用皴法,主要是绘在泥皮墙面上,墙皮上有很多的难度。

《猕猴图》梵名音译为么迦咤。由于其心性轻浮躁动,难捉难调,常舍一取一,所以经典中常以其比喻凡夫的妄心。

《摩诃止观》卷二说:''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

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大象有威力而又性情柔顺,普贤菩萨的形象是身骑云牙象,手拈如意荷花,寓意"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在佛教里白象也是释迦牟尼的化身,大象翘首昂鼻,以庇护寺庙及僧人。

《成佛图》

佛陀,佛教中有三种涵义:

1.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我实地觉了);

2.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已党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3.如来佛祖圆觉此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能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瞿昙寺壁画:

瞿昙寺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历经三十六年建造完工。是一座皇家宫殿式藏传佛教寺院。是明朝政府在藏区扶持的第一座寺院,它在湟水流域政教史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瞿昙寺的建筑和绘塑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壁画,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元明更替之际还受到元代的影响。而瞿昙寺壁画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原本藏传佛教长期受印度、尼泊尔风格的影响,在造像、绘画上在移植来痕迹还很明显,而瞿昙寺壁画已经体现出汉地绘画风格的大量融入。里程碑式的定格在明代佛教的样式上,即使在藏地也毫无掩饰汉传西移的意志和力量。也正因为它受明朝皇家恩宠,工匠们按皇家规制精心打造,用以宣告明朝对这个地域的统治权。建筑和壁画就成为皇家标志和样式的杰作,这给我们后人就留下了这座艺术瑰宝。

瞿昙寺壁画的艺术价值;瞿昙寺壁画的绘画风格可以追溯到宋代院体画的遗风,明代院体画师多为江浙一带的元代民间技高出众的画家,明代恢复院体制,他们习宋代画风并在明代壁画中尽情发挥他们的绘画技艺。瞿昙寺壁画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它不但把绘画风格落在了藏地,而且还影响着藏地,为新的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诞生创造了特殊的氛围和土壤。

对东瀛日本的绘画的影响:普遍认为,日本浮世绘绘画是受中国春宫图的影响和植入。但研究了瞿昙寺壁画中的神鬼形象后,发现日本浮世绘绘画中的武士形象就来自中国明代佛教壁画中的人物。瞿昙寺壁画中就可找到大量形象资料来证明。我国绘画史研究领域还并未提出过这一看法,所以研究瞿昙寺壁画有着深远的意义。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