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汽车>  正文

“互联网+汽车+交通”考验政府管理能力

发布时间:2015-10-15 12:34来源: 未知
“互联网+”将对汽车产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汽车产品走向信息化、智能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有了突破性进展,车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

  “互联网+”将对汽车产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汽车产品走向信息化、智能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有了突破性进展,车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

  另一方面,引入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优化了汽车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工厂可以在规模化流水线上做到个性化定制,德国的工业4.0清晰描述了未来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谁将是创新的主导者?一般来讲,汽车产品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汽车生产有非常复杂的流程和技术体系,互联网公司的进入会遇到很大的壁垒。因此,汽车企业理应走在变革前面。

  为此,企业和政府人员都应该充分理解革命性创新的颠覆性和创造性破坏的残酷性,革命性创新有一个孕育期,当它越过临界点之后就会产生强大的爆发力,迅速颠覆既有的产业和企业。目前新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新的进入者,正试图借助“互联网+”的契机进入生产领域。

  颠覆性创新不仅将打破旧有的技术和颠覆原有的产品,同时还会破坏原有的游戏规则,即标准、规制和技术监管。“互联网+汽车+交通”的创新对产业政策、技术标准、交通管理、商业模式、行业分类等都会产生冲击,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新的考验。

  因此,我国在构建支持“互联网+汽车+交通”的政策体制环境方面,我想至少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和部门间的配合。汽车和交通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牵动全社会,按照现有的分工,不同的职责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但各部门之间对“互联网+”的理解不同,对互联网应用的理解和取向也不同。在技术路线、产品和行业标准,甚至在名称上也不一样,自成体系,缺乏互联互通,使企业无所适从。因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互联网+汽车+交通”的协调机制,在发展规划、技术标准、产品认证、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协调,打破壁垒,力争把“互联网+汽车+交通”打造成“互联网+”的示范项目。

  第二,汽车产业管理体制需要更加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汽车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欢迎新的进入者,准入管理应该较大幅度的放宽,应该调整现有的汽车生产资质的相关规定,允许汽车企业实现那种“苹果式”的或者是“小米化”的生产,也就是他们没有工厂,却可以生产出全球著名的产品。

  第三,包容的态度和及时到位的监管,是支持“互联网+”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在依法治国的情况下,如何把握依法监管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有些创新,例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无人驾驶等,是以规则创新为前提的,欧美等国家的经验是,通过地方的立法形式确认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地位,为企业的创新和社会资本的投入提供稳定的预期。我国可以考虑的做法是准许在局部地区先行先试,或者总结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在没有大的副外部性的时候,政府观察、关注、提示而不出手,在实际到来的时候总结既有的经验,制定规则。

(责任编辑:HN026)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