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汽车>  正文

三款车型同台亮相 大众修正在华新能源路线

发布时间:2015-04-26 12:30来源: 未知
大众修正在华新能源路线 本报记者 寇建东 上海报道 “e见就来电”,是大众汽车(中国)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体验活动的主题。用这样一种网络化语言的表达,大众希望自己

  大众修正在华新能源路线

  本报记者 寇建东 上海报道

  “e见就来电”,是大众汽车(中国)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体验活动的主题。用这样一种网络化语言的表达,大众希望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能更接地气。但在中国,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来的是什么电?

  北京宣言

  “这是我们首次在德国以外的地区做展示。之前,只在德国亮相过一次,展示给德国总理和交通部长。”2010年6月的一天,上海F1赛车场外,大众中国的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的一辆纯电动高尔夫,语气里透着些许兴奋。

  就在电动高尔夫首秀中国一个多月前的是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大众汽车发布了大众(中国)电动车战略。根据这一战略,大众汽车将把先进的混合动力及电动车技术引入中国,并在2013至2014年间,开始在中国生产电动车。当然,作为大众全球重要市场的中国,在当届北京车展前揭幕的大众之夜上亮相的纯电动高尔夫和中德双方共同研发的纯电动朗逸,也将同样肩负起大众在“2018年成为电动车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目标的重任。

  这一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车战略可以看做是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北京电动宣言”,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大众一直在践行着这一“宣言”。2010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大众中国进一步明确了“宣言”的目标——“在中国,我们要做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虽然没有公布更多细节,但大众却已经为自己的电动车战略设定了销量目标——在2014年到2018年之间,大众将在中国生产并销售1万辆电动车,并希望到2018年在中国市场电动车年销量超过10万辆。

  其实,此时的大众在中国新能源市场领域已是一名迟到者。在此之前,日产的聆风(Leaf)、通用的沃兰达(Vlot)都已在中国示范运行,甚至上市销售。对于这一激进的目标,大众方面似乎并不担心。“通过实现研发、采购和生产的本土化,大众汽车集团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将为中国消费者生产技术创新而又买得起的电动车。”大众中国方面表示。

  接下来,大众一如既往地推进着“北京宣言”。2011年4月初,大众汽车在北京的电动车示范车队迎来了一位极不寻常的驾驶员——时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的倪凯铭。电动车示范车队由12辆纯电动高尔夫组成,按照大众中国电动车战略,至2013年,电动高尔夫将在国内投产,紧随其后的还有电动朗逸和电动宝来。

  插电受宠

  然而,日历翻过两年后,国产的电动高尔夫依然不见踪影,倒是在2014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大众又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再次提起。“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再次担当开拓者的角色,发起中国汽车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电动车行动。”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文德恩称。

  这一次,大众没有食言。文德恩增强版的“北京电动宣言”提出半年后,3款新能源车型——e-up!、高尔夫EV和PHEV高尔夫GT共同在10月27日亮相上海世博秀场。只不过这一次,大众方面强调了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是大众新能源车在华发展的重点。“从中短期来说,最适合中国的技术应该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因为它不论在市区还是在郊区都有很高的灵活性;从长期来说,纯电动车是适合中国的路线的。”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强调说。

  按照计划,大众汽车将于2014年年底进口e-up!电动车。2015年,向中国市场发布高尔夫电动车、高尔夫GTE和奥迪A3 e-tron。2016年,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奥迪A6 PHEV和一款新的大众汽车品牌PHEV中级轿车将实现国产。但这仅仅是大众汽车集团“新能源变革”的开始。至2018年前,大众还将考虑在中国推出多款PHEV车型,其中包括大众汽车凌渡、帕萨特、迈腾、辉腾和途锐,以及奥迪A8 和Q7。

  以纯电动车型探路,后续大规模跟进PHEV车型,大众修正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战略。但问题显而易见——到目前为止,PHEV车型并未被纳入北京新能源车环保目录,同时,所有以进口方式在华销售的新能源车型也未被列入国家车辆购置税免征范围。

  “我非常希望北京能放宽对于新能源车的界定,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纳入新能源车的范畴。”海兹曼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不过一个好消息是,主管研发业务的大众汽车品牌董事会成员Heinz-JakobNeu·er(大众汽车中国执行副总裁杜思凯)笃定地相信,在国家下一批车辆免征购置税名单上,一定会出现进口车的身影,其中当然包括大众的纯电动车型。

  “将电驱动技术融入模块化战略,特别是MQB平台,已经为大众汽车奠定了决定性的竞争优势。”Heinz-JakobNeu·er把这一在同一生产线上混合生产包括新能源车型在内的所有车型的模式称作“Bumper to bumper”(一辆接一辆),并且,他更坚信“插电式混合动力是目前各种新能源驱动系统中的首选”。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