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健康>  正文

西洋参吃了这么久,竟然现在才知道这些食用的禁忌..

发布时间:2018-03-29 11:15来源:
西洋参,又名洋参、花旗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古人称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中医认为,西洋参味甘,性凉,人心、肝、肺、肾经,有补

西洋参,又名洋参、花旗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古人称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中医认为,西洋参味甘,性凉,人心、肝、肺、肾经,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补气养阴,润养五脏,无温燥上火之弊。凡虚烦燥火,咽干口渴,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伤,以及烟酒过多、食欲不振等皆可用之。现在就来讲讲关于西洋参食用时的禁忌都有哪些?

西洋参的食用禁忌:

  1、禁忌喝茶

  因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必须在服用西洋参2~3日后才能喝茶,也最好不要喝咖啡,咖啡对西洋参的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2、禁忌24小时内食用萝卜

  西洋参为补气(温补元气),白萝卜是泄气的(清热解毒,清凉等作用),两种食物自相矛盾,不但从营养的角度来讲不能吃,而且这两种食物是相g的,容易起过敏反应甚至中毒。

  而且从中医的药理上来说,白萝卜不光不能和西洋参一起吃,和许多补品都相克。

  有些时候生病吃白萝卜也会大大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或者发水泡的时候。

  3、警惕不良反应

  有的人服西洋参后,会出现畏寒、体温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也有的会发生痛经和经期延迟。

  还有的会发生过敏反应,上下肢呈现散在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痒异常,停药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消退。

  4、中医认为,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

  如果身体有热症,比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

  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肿等状态时,就应避免服用西洋参,否则就会加重病情。另外,“非虚勿补”。如果身体并无不适,不宜经常服用西洋参含片。

  5、西洋参不利于湿症,服用时还要考虑季节性

  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适合服用西洋参,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而秋、冬季节更适宜服用人参。

副作用:

  西洋参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如果药不对症,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1、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

  如果身体有热症,诸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

  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肿等症状,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参类补品,以免病情加重。

  2、“非虚勿补”,如果身体并无不适,不宜经常服用西洋参

  西洋参不利于湿症,服用时还要考虑季节性。

  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而秋冬季节则更适宜服用人参。

  虽然西洋参适用人群很广,但如果药不对症,也会起到反作用乃至副作用。

正因为如此,如果大家想要通过西洋参来获得对身体的改善的话,那么最好切实的了解下自己的病症究竟能不能食用西洋参。一般来说,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哦!

什么人不能吃西洋参?

  1.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

  2.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西洋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西洋参。

  3.很多人都知道吃西洋参时不宜喝茶、吃萝卜,因为这两种食物都有行气的作用,而西洋参大补元气,进补后又把它的作用排除,等于白吃。

  4.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西洋参。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西洋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5.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西洋参。

  6.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这是因为西洋参有抗利尿作用。另外,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7.失眠、烦燥属实证者不宜服用西洋参,否则睡眠更差。

  8.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西洋参。

结语:西洋参是一种对人体很有好处的保健品,但是食用西洋参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哦!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利用西洋参来呵护自己的身体哦!

吃西洋参粉,首选安徽斯力泰健康产业集团生产的柏荷堂西洋参粉,知名品牌,品质有保障!

安徽斯力泰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400-732-0588 

网址:www.51silitai.com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汤王大道以西,月季路北)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