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汽车>  正文

未来怎样造汽车

发布时间:2015-09-10 12:35来源: 未知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技术正在也必将持续改造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产品、销售、后服务、用车等。汽车相关产业链市场规模约4-6万亿元(包括制 造、后服务、金融等)。互联网化进程将带来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格局的变化。汽车产品领域,电子化、智能化为未来方向,互联网巨头进入将加速上述进程。 汽车后市场领域,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定价不透明等问题,互联网手段有助于提升效率。用车领域,打车、专车软件应用快速普及,互联网物流平台大有可为。

  类似于手机市场的“功能机”到“智能机”,汽车将由传统的“功能车”转变为“智能车”

  互联网汽车市场前景

  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万辆,辅助驾驶技术大量应用。苹果、谷歌、 乐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涉足智能汽车制造领域,按照各家的推广计划,预计2018年智能汽车有望达到50万辆。智能汽车将带来三个层级的投 资机会:(1)硬件方面,相比传统汽车,智能汽车将在电子化率、辅助驾驶系统、车联网等领域显著升级,给相关的零部件企业带来显著投资机会;(2)软件方 面,车联网的推广普及将给大数据、云端应用等带来广阔空间;(3)长期看,只有进入“无人驾驶阶段”,才能真正解放驾驶者的手和眼,从而将一天变为“25 小时”。无人驾驶技术(初期表现为“辅助驾驶技术”)将是长期重点。

  互联网后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涌现,配件、网点、资金、流量是核心资源。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金融、维修保养、二手车、报废拆解等环节,互联网的介 入有效降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和比价成本,而且各类创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可大幅提升消费者体验。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商业模式的复制成本较低,大量创 业企业快速涌现。结合后市场的“服务”特性,配件、网点、资金是核心资源,未来市场份额将逐步向以下三类企业集中:(1)拥有配件资源的零部件集团,积极 拓展后市场;(2)拥有丰富网点资源的经销商,积极转型拥抱互联网;(3)具有资金实力的新进入者,通过互联网方式快速积累。

  互联网 汽车=创新 大空间。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接近2600万辆,保有量接近1.6亿辆,相关产业链市场规模约4-6万亿元(包括制 造、后服务、金融等),给互联网提供广阔市场空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互联网已经逐渐从纯线上的移动互联,演变为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并逐渐向万物互 联的方向发展(见图1、图2)。

  未来的汽车:“智能” “车联网”

  国内外巨头纷纷布局,汽车由“传统车”向“智能车”转变。和Google相继发布车载操作系统,Google发布无人驾驶原型车,中国移动、华为等通讯巨头亦纷纷进入4G车联网市场。类似于手机市场的“功能机”到“智能机”,汽车将由传统的“功能车”转变成为“智能车”。

  “互联网汽车”是移动的智能终端,下一个移动入口之争。互联网企业涉足汽车制造大幕初启,目前主要参与方包括:(1)上汽 阿里巴巴;(2)乐视网(300104,股吧)(61.160, -6.79, -9.99%) 北汽;(3)易到 奇瑞博泰;(4)苹果公司等。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汽车产品单车收入高、市场空间大;更重要的是,用户(驾驶员)长时间处在车内,是移 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手机、电脑、电视等逐步互联网化之后,入口之争愈发激烈,汽车可能成为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兵家必争之地。未来的汽车,可能由 “四个轮子 两排沙发”,演变为移动电脑—即“互联网汽车”。

  智能化: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智能汽车能否普及,互联网公司能否在造车领域真正有所作为,取决于汽车功能的转变进程。当前阶段,驾驶 员的时间和精力主要被“开车”占据,汽车的主要功能依然停留在把人“从A地运到B地”阶段,传统汽车公司在“安全性、舒适性和驾驶乐趣”等方面具有优势。 一旦进入“无人驾驶阶段”,汽车的功能有望向“上网 娱乐”转变,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则会有机会显露,即汽车产品有可能经历新一轮革命。因此,互联网公司, 以及传统汽车制造巨头,都在积极努力备战“无人驾驶”。

  近期看,辅助驾驶技术有望更快普及。短期内,无人驾驶仍面临三大制约因素:(1)技术安全;(2)法规伦理;(3)过渡风险:非自动和完全自动 驾驶并存的混合阶段可能引发较高的事故率。技术安全和法规伦理障碍均有望较快得到突破,但混合阶段将是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艰难转型期。因此,一步到位实现 无人驾驶可能性不大,看好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的持续强化,逐步由“辅助驾驶”转向“主动控制”,将具有更高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认可度。

  无人驾驶带来投资机会—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人车交互、信息通讯。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采集等四类底层零部件模块将率先受益: (1)信息采集:无人驾驶汽车借助于多种信息采集设备,包括光学摄像头、激光传感器、雷达、红外夜视仪等,对汽车周围的车、行人、车道、障碍物、交通信号 进行精细识别。(2)信息处理:细粒度实时地图数据 高精度导航是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基础。无人驾驶对数据的精细化、实时化要求越来越高,精确到厘米级的 细粒度地图、精细实时路况、高精度导航的信息配合将协助车辆处理路况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人车交互:让车了解人的想法,让人了解车的情况。语音技 术有望大规模应用,HMI、HUD显示屏等技术将加速普及。(4)信息通讯:车载互联网的应用将带来更丰富的车载功能并直接带动硬件LTE模块发展的同 时,也会催生巨大的车用APP市场。

  目前,基于PC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途虎养车网(维修保养)、神州租车(租车)、PP租车(汽车共享)、优信拍(二手车拍卖)等为代表的后市场应用涌现

  智能化使得电子化比例提升

  伴随智能化水平提升,汽车电子化率亦将随之提升。电动汽车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最佳载体,由于新能源汽车引入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电器化程度较传统汽车有跨越式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将大大提升。

  全球汽车电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中国市场空间料将达5000亿。2008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1340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市场规 模有望达2400亿美元,复合增速接近10%,高于整车平均增速。其中通信娱乐、安全控制、动力控制及其他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8%、10.2%、 8.8%和8.9%。中国是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率最快的国家,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07年的17%快速提升到2011年的27%,市场规模达2600亿 元。未来将至少保持15%的复合增长速度,预计到2016年市场规模达5000亿,其中通讯娱乐系统相关子行业增速最快。(见图3)

  从汽车电子构成来看,传统车载功能电子相对成熟,车载消费电子及高附加值功能电子产品快速发展。传统车载功能电子主要包括动力控制、安全控制、车身电子等 领域,其发展相对成熟。车载消费电子主要以通讯娱乐系统为主,目前仍处于导入和成长期,受欧美要求配置应急车载信息系统等因素影响,嵌入式车载信息系统发 展尤为突出。此外,受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影响,电池管理系统、车机交互设备以及高级智能安全辅助系统等高附加值电子产品快速发展。

  国内技术水平领先的汽车电子企业,在成熟型功能电子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同时,进而带来投资机会。随着技术成熟度和产品渗透率提升,传统功能 性汽车电子产品逐步转向以成本竞争为导向。国内优秀的汽车电子公司,技术储备多年,基本具备同步研发的能力,多项成熟型功能性电子产品,将获得客户认可, 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预计中国公司该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客户结构有望持续高端化。

  互联网用车的未来发展

  用车需求触网可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交通拥堵、高峰时间打车困难、出租车空驶、私家车闲置等现象客观存在,具备定位、挖掘、匹配 功能的移动互联技术成为提高出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调查显示,在使用打车软件后,45.1%的司机认为每月空驶率下降10%以上,40.8%的司机认为每月 行驶里程增加10%以上。

  互联网用车竞争壁垒是用户粘性。平台应用背后核心资源是用户,在App开发成本下降、商业模式复制成本较低的背景下,获取和保持应用两端的用户粘性成为 互联网应用核心,主要手段主要包括:(1)前期“跑马圈地”获取原始用户积累、掌握线下资源;(2)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对此,资金支持、基于用户反馈快速 迭代是关键。

  互联网用车核心关键点是地图服务。主流互联网用车应用主要基于LBS(位置服务)平台进行开发,结合LBS和大数据技术,可追溯和引导用户出行路线和消费行为,地图将成为天然的O2O应用平台,而互联网用车应用有望成为重要的平台入口。

  互联网用车企业未来布局O2O;延伸上游产业链。互联网用车用户与移动支付用户天然重合,从线上预定用车到下车后线上支付车费, 互联网用车企业已具有成功构建O2O 闭环的经验。同时,手机、电脑、电视等逐步互联网化之后,随着入口之争愈发激烈,汽车可能成为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兵家必争之地。

(责任编辑:HN666)
  • 新闻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体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说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www.hefeif.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